Quantcast
Channel: 我好奇故我在 -啟發我的話
Viewing all articles
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3

The inner Game of Work

$
0
0
此書是一位網球教練Timothy Gallwey。

在教網球時,他觀察到教練在「應該做」或「不應該做」的脈絡中,教學生,當學生作對或作錯,有來自教練的回饋「好」或「壞」。這樣的教學方式忽略了學生對學習需負擔責任以及其內在的渴求。(回想這種教練的角色,在我們的人生中,可能是父母、老師或是老闆等等具有權威性的人)

後來他觀察教球的時候,學生內在的對話是怎樣的?他分成self 1跟self 2來說明。self 1就是從外界學到一些所謂「對」的標準,進行自我評判好或壞;self 2就是一個人所有的能力跟潛能。self 1想要控制self 2的行為,但是self 1不相信self 2,也就是在自然的學習過程中,自我懷疑的產生。

而我們表現最好的時候是self 1安靜,而self 2可以心無旁騖的發揮。即使是表現最好的專業人士,也會遇到信心危機。

self 1錯誤的循環產生於下述的每個階段的錯誤的扭曲:perception(用五感的認知)→response(回應)→results(結果)→self-image(自我形象)。

而在response(回應)之前,有一段內在的運作:
perception(用五感的認知)→interpretation(詮釋)→thinking(思考)。在每個階段都會對人產生meaning(意義)。

所有的問題的起源來自perception,因此他改採取其他的方式教人打網球。

1. The Power of Nonjudgmental Awareness 提升學生不評斷的觀察力:
當學生抱怨自己的反手拍不好時,他要學生專心觀察網球的飛行,從發球、飛起與降落,每一個細節與網球拍的接觸。從一個客觀中立的角度觀察,平息自己內在的批評聲。

後來學生自發的改善了反手拍。為什麼呢?因為一開始將球視為一個威脅的認知,已經去除了,自我防衛的行為也就消失。身體讓其自然的反應面對球。當學生知道教練沒有想去批評他的球技,只是叫他觀察,學生內在的self 1消失了。

因為百分百專注,所以self 1的懷疑跟恐懼的自我對話消失了。這個道理可以用在運動或是工作。

2. Trust in self 2:
如何讓教練跟學生都相信學生的self 2,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。對於教練而言,他要學習在看到學生的動作有錯誤時,不要出口糾正。對於學生來說,他不要去依靠技術上的教導。雙方都要相信當我們的觀察加強,有效的學習跟改變會自然發生,這是自然的學習過程。教練的工作就是增加學生的自信 self-trust。

3. Keep Choice with the Choice-maker
如果沒有對結果有慾望,光是觀察網球的運行以及自我相信,對運動員是沒有幫助。所以下一個很關鍵的問題是:誰要來選擇這個結果outcome?在傳統的網球教法,教練跟學生就好像醫生跟學生一樣,教練診斷學生的問題,然後下藥。但是教練要學著將這些選擇的決定權交回給學生。因為學習是在學生的內在發生的,所以他自己要做決定。

Change could be enjoyable. No one needed to feel manipulated or judged.
改變可以是愉悅的。沒有人需要感到被操控或是被評論。

運動員心中有一個渴求的結果,也就產生了動機,除了相信自己的self 2外,還需要謙虛。當一個人承認自己不知道某件事情時,會特別注意,留心學習。會看到過去沒有看到的地方,這種新鮮的認知就是self 2已經在運作的一個徵兆。

上文所有的東西可以用一個公式表示:
P(performance)=P(Potential)-I(Interference)
P(performance)=Self 2 - Self 1
也就是在責任上,學生要為自己的學習負責,而教練則是打理外在學習環境的品質。教練問學生想要改善什麼?以及改善的背後原因?教練就是去引誘學生的內在目的以及激勵學生達成目標。

有關於self 1跟self 2的衝突。
任何抗拒self 1的方式,都會有反效果,那應該怎麼辦?當你感受到矛盾時,證明你心中有self 1 和self 2的存在。用你對self 2的動機以及渴望去選擇self 2,讓self 2自己展現,漠視self 1的聲音。辨認出自己的self 2、迎向它,並給它你所可以給的專注時間。

我們的生活常會被很多事情打斷專心,要怎樣培養內在的專注環境呢?重點是學會被打斷後,能夠馬上回到「專心」。

Self 2 focus is generally a result of two conditions: sufficient safety and sufficient challenge.
self 1的專注是兩個條件的結果:足夠的安全感以及足夠的挑戰感。

Viewing all articles
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3

Trending Articles